欢迎莅临 语言素养教育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语文教师基本功 > 获奖名单

【新闻】海纳百川展师者风采 薪火相传绘语文新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8 浏览次数: 【字体:
  椰城十一月,语文教育界目光聚焦海口,一场展示教学技艺与教育理念的盛会如期启幕。
 
  2025年11月1—4日,第十四届(2025年)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正本清源,回归语言和语文教学本质”为主题。数智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新活力,教学方式不断革新,语文教学核心依然在语育人本质与语言根基。活动强调语文教育应追溯本源、澄清内涵,聚焦语言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引导教学走出浮华形式,回归育人本质与语言根基。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教育理念,切磋教学技艺。
  本次教学基本功展示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海南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天仁时代(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海南省教育学会、海南省中语会主要领导,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全国各地高中语文教师代表齐聚海口,共襄盛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苏立康教授、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原副会长包天仁教授、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顾之川博士虽因故未亲临会议,但均对展示活动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作出指示指导,确保会议顺利召开。
  11月1日晚间,第十四届(2025年)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现场展示教师见面会在报到酒店海口市皇马假日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现场展示优秀教师齐聚一堂,53位优秀教师代表即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切磋琢磨,一展风采。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语文学习报社北京研发中心主任盖丽娃编审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回顾活动十四载躬耕不辍的历程。盖主任首先指出,这项全国性教研活动已成为检阅语文教师队伍、推动教改深化的品牌项目,为众多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砥砺成长的广阔舞台,在新时期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与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盖主任就选手的现场展示进行学术指导点拨,鼓励参展教师以展示交流活动为契机,认真备展,积极研讨,享受教学,体验成功,收获荣誉。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语文学科负责人马微微老师随后详细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学生学情、语文学科教学进度及特点。会务组暨语专委秘书处语文教研部主任任飞老师还就展示交流具体规则进行详细解读和现场答疑。
  11月2日,第十四届(2025年)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高中部报告厅隆重开幕。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盖丽娃主持活动开幕式并向与会代表介绍活动规则。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贾玲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贾玲老师向语文教育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也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达真诚的祝贺,并高度肯定展示交流活动意义,并激励与会教师在会议活动中,收获友谊、启迪思想,将这场高规格的学术活动作为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创新与发展的新起点。
  海南省中语会理事长翁文津女士代表承办单位,向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她深情表示,海南这片教育热土,因各位名师大家的到来而倍感荣幸,并预祝本次盛会能成为一场启迪智慧、深化情谊的语文教研盛宴,圆满成功。
  海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吴益老师代表活动学术委员会全体专家评委庄严承诺:将恪守专业精神,严格遵循评审标准,以公正、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教学成果。他勉励展示教师,本次盛会既是竞技场,更是专业共同体相互启迪、共同进步的学术殿堂,预祝各位展现最佳风采。
  赛事权威:教学能力试金石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大赛)作为国家级中学语文教学项目,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广受教育界认可。参展选手均经各省市教研室层层筛选、严格推荐,每省区仅有1至2名教师能够代表本地区参展,他们皆是各地高中语文学科的骨干力量。
  本届展示交流活动设置现场说课、现场授课和录像课例三种展评形式,涵盖现场授课涉及课文精读课(现代文/古诗文)、复习课(词语教学/语法修辞/高考总复习)、写作指导等六类课型。
  本届现场说课展示环节,26位来自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代表通过审核,现场说课。说课教师均能精准把握教材核心,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教学,在文本解读与人文素养融合中见深度,在情境创设中显智慧,整体彰显了新时代语文教师对“守正创新”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与专业追求。
  现场授课展示环节,27位来自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代表通过审核,进行现场授课展示。六种课型共计27节真实鲜活的语文课,生动呈现了各地高中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教师们在深度融合语文素养与课堂教学方面展现出卓越追求:教学设计既紧扣文本特质,又巧妙创设真实情境;课堂互动中,教师以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力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提升,在平等对话中实现语言、审美与思维的协同发展。尤为可贵的是,教师普遍展现出自觉的课程意识,能够基于学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这些鲜活课例充分彰显了新时代语文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开阔的教育视野与不懈的专业追求。
  活动期间,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委、教师评委辛勤工作,不辞劳苦,为选手点评、指导、评价。专家评委的点评精准深刻,既充分肯定教师在文本解读、课堂架构与素养落实上的创新探索,又精准把脉教学痛点,围绕学习活动设计、思维深度推进及生成资源利用等关键环节提出中肯建议。
  赛场风采:教学精英各展所长
  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展示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代表们同台竞技,各展所长。
  安徽省芜湖一中查妮老师凭借《项脊轩志》说课,以第一名成绩荣获一等奖及“教学设计奖”。她对“志”的多重意蕴的聚焦解读,以及对虚词使用、称谓变化的剖析,赢得了评委们高度评价。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刘蕾老师抽到难度较大的“词语教学”课题,她以“探究一词多义现象”为方向,斩获全国一等奖并夺得展示交流活动含金量最高的“综合素质奖”。
  合肥一六八中学张文生老师的参展课例,以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为教学载体,创新设计“诵读梳理—反常合道—AI绘境”三阶教学任务,突破传统悼亡诗教学范式。
  江苏省南通中学陆伟伟老师凭借精妙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表现,一举夺得现场授课一等奖、“综合素质奖”和“教学设计奖”三项荣誉。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语言素养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棠湖外国语学校表现尤为突出,派出三位教师参展,共获得两项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且三位教师均获“最佳教学仪态”单项表彰。
  学术盛宴:前沿报告启迪思考
  本次活动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学术高地。大会安排了多场前沿学术报告,深度启迪教学思考。
  连中国老师主讲《语文让你更完整——探索语文学科深层次的教法》,是一次对语文学科本质与价值的深刻回溯与高远眺望。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并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操练,而在于通过“深层次的教法”,成就一个“更完整的人”。语文,是关乎灵魂、关乎生命、关乎个体与广阔世界连接的学问。
  应健老师探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于细微处见真章,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教学视域:统编教材中的插图,可以说是一片等待开垦的“沃土”。善用插图,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立体、丰盈而深刻,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美丽转身,它不仅是教学技巧的补充,更是推动语文教学走向深度与广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董明实老师分析《写作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既是一份对写作教学现状的“诊断书”,也是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启示我们,破解写作教学困境,不能依赖于零敲碎打的技巧灌输,而必须进行一场系统性的教学重构。
  陈国安老师分享《语文课:从高考试卷到高中课堂》,以其一贯的深刻洞察与批判精神,直面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痛点——高考与日常教学之间紧张而扭曲的关系,并未简单否定高考,而是以其为切入点,进行了一场“从终点向起点”的溯源式思辨,旨在打破“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机械反应链,探寻在高考现实下构建“素养为本、课堂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生态,让语文课回归其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这些报告从不同维度解析了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实践启示。
  团队力量:成果背后的集体智慧
  优异成绩的背后,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专业积淀,更是强大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
  芜湖一中是“中学语文点拨教学”的发源地,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形成了 “研中教、教中研”的教学良好生态。
  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刘蕾老师的备赛过程堪称千锤百炼,教学设计历经八次修改完善,直到赛前两天才最终定稿。
  合肥一六八中学张文生老师的课例凝聚了专家团队的精准打磨,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桦等亲临指导,逐环节优化细节。
  团队协作、专家引领、反复打磨,是这些参展教师的共同经验,彰显了各地高中语文教学的团队实力。
  棕榈摇曳,海风轻拂,这场语文教育盛会已落下帷幕,参会教师返程的背影后,是他们对语文课堂的重新思考。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原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它不仅是教学技艺的竞技场,更已成为教育理念的交流平台,推动着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活动首次落地海南并成功举办,其意义远超一场赛事,它作为理念交流的平台与专业成长的引擎,以宝贵的“海南经验”为起点,为琼州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持续赋能琼州语文教育的发展新征程。
【打印正文】
版权声明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 本公司的产品、服务、信息、材料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
语言素养教育网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3号楼606、607
联系电话:010-88375055
传真:010-88375115
电子信箱:researchers@tefl-china.net

吉ICP备13004509号-9

Copyright©1997-2021 www.tefl-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